評審重點
評審委員會針對以下報名類別的作品,在GOOD DESIGN AWARD評審視角的基礎上,制定了該評審組的評審重點,請報名相關類別的參評者先仔細閱讀後再登記參評作品的資料。此外,今後有可能對相關內容進行補充。
住宅建築類作品(報名類別12、13)的評審重點
在GOOD DESIGN AWARD的住宅建築類作品的評審中,評審委員會以GOOD DESIGN AWARD對設計的基本視角和觀點為基礎,針對作為人們居住、生活的空間和場所的住宅建築,著重以下項目展開評審。兩個類別中,住宅的設計表達和規劃的原創性、質量均為基本評價要點。
此外,報名類別12和13的參評者在報名網站的「補充資料(Supplemental material)」中,必須上傳參評作品的圖紙及布局圖(周邊圖)。
報名類別12
商品化、工業化住宅;獨棟住宅;小規模集合住宅;小規模共同住宅和宿舍;住宅施工方法、構造方法;獨棟住宅、小規模集合住宅相關的服務和系統/HEMS
人的生活方式
新生活方式的提案
普遍價值的提案
與所在地區社會的關係
對文化景觀、地區景觀的提案和關注
與當地經濟、地區產業相關的提案
當地課題和社會課題的解決
當地價值的再發現和創造
社區的創造
空間提案
私人空間的創建
共享空間、公共空間的創建
土地、資產的活用
對現有住宅資源進行創造性利用的提案
土地利用的創造性
作為商品化住宅的特質
作為標準解決方案的質量,住宅生產相關的新提案
針對制度性課題的提案
作為定製住宅的特質
關於個別解決方案的實驗性、住宅可能性的提案
多元化功能發展的提案
集合的新創意
運用的新創意
建設、供給的視點
材料採購、建造系統和成本的適當性
報名類別13
中、大規模集合住宅;中、大規模共同住宅和宿舍;中、大規模集合住宅相關的服務、系統/HEMS
人的生活方式
新生活方式的提案
普遍價值的提案
作為滿足多樣化生活方式、年齡層和收入水平的高品質社會資本的集合住宅的提案
當今時代所追求的新型社區形態及其貢獻空間的提案
土地利用的創造性
與所在地區社會的關係
對文化景觀、地區景觀的提案和關注。特別是中大規模集合住宅,由於其在城市中的占地面積巨大,對其配置、體量等物理要素進行探討,對地區的關心和貢獻尤為重要。
與當地經濟、地方產業相關的提案
當地課題的解決
當地價值的再發現和創造
當地新社群構築的提案、連結當地現有社群的提案
空間提案
包含外部空間的優質生活環境創造
高品質私人空間的創建
基於集合住宅的高品質共享空間、公共空間的創建
集合住宅的技術面研究
針對城市規劃具有領導力的提案
集合住宅的技術和系統的新提案
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恢復的提案、關注
對集合住宅的維護和功能維持的提案、關注
將創意模型化、普及化,著眼解決社會課題的方向展開的提案
建設、供給的視點
材料採購、建造系統和成本的適當性
媒體、內容類作品(報名類別17)的評審重點
在報名媒體・內容類別時,請在報名網站的指定欄位登記必要資料。
補充資料(Free field)
請明確說明參評作品及所提交的資料(如:視覺等)的實際實施程度。
若參評作品在二次評審之際尚未實施,請具體描述其設計背景和原因。
若參評作品涉及VI的應用(如空間設計或應用程式),請儘可能提供詳細資料上傳至1-4 圖像/詳細資料/數據(Images/Detail material/Dat)>補充資料(Supplemental material),或將可以確認詳細資料的網站URL登記至1-3規格等(Spec)>參評作品詳細資料的網址連結(URL of the entry's information)。
其他注意事項
若參評作品為改版或升級後的作品,請在報名網站的相關項目中具體說明改版前後的設計背景、過程及改進點。
請明確登記參評作品的使用開始日期、實施期間、發布時長、活動期間等資料。
1-4 圖像/詳細資料/數據(Images/Detail material/Data)>評審用影片(Video for screening)的影片上傳並非必須。如若提交,請確保影片時長約為1分鐘,最長不超過5分鐘。
系統、服務類作品(報名類別18)的評審重點
在GOOD DESIGN AWARD的系統、服務類作品的評審中,評審委員會基於GOOD DESIGN AWARD的評審視角,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審。在報名網站登記資料時,請簡明扼要登記參評作品如何實現這三個維度的內容。
新穎性 通過利用新機制和新技術,設計出新的價值。或者針對以往的問題,設計出新的解決方案。
功能性 為解決用戶問題,所設計的功能具備合理性,並且能以有效的方式呈現。
操作性 設計應適用於所有用戶觀看、無壓力,並能直觀使用。
關於參評作品
如果系統、服務本身並非主要提供價值,而是作為設施或產品等的一部分功能(例如:家電產品內置的液晶屏幕),並希望接受本類別的評審,請具體說明其設計背景和理由,並登記於報名網站的2-2參評作品的補充資料(Th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f the entry)>充資料(Free field)。若規定字符數無法詳細說明,請在1-4 圖像/詳細資料/數據(Images/Detail material/Data)>補充資料(Supplemental material)中登記相關資料。
與過往GOOD DESIGN AWARD獲獎作品的關聯
如果參評者希望將曾獲得GOOD DESIGN AWARD的系統、服務在更新或升級後重新提交,請在報名網站的3. 運營資料(Management information)>與GOOD DESIGN AWARD的關聯(Relation between your previous GOOD DESIGN AWARD)中,具體登記相較於過往獲獎作品的改進點。若規定字符數無法詳細說明,請在1-4 圖像/詳細資料/數據(Images/Detail material/Data)>補充資料(Supplemental material)中登記相關資料。
※請一併登記過往獲獎作品的獲獎號碼和獲獎作品的名稱。
參加二次評審時
在二次評審中,確保上述三個維度為基準進行準確評審,請採用和用戶實際使用情況一致的可使用狀態展示該系統、服務。若難以展示實物,請準備能夠清晰呈現實際使用和運行情況的資料。 此外,在評審過程中,還將確認參評作品在報名和評審階段的社會普及、提供程度,以及當前和未來可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若參評作品在二次評審時尚未發布,請具體說明其設計背景和理由。
構想、活動類作品(報名類別19、20)的評審重點
在GOOD DESIGN AWARD的構想、活動類作品的評審中,評審委員會以GOOD DESIGN AWARD對設計的基本視角和觀點為基礎,使用該評審組的獨特視角展開評審。
參評者在登記報名資料時,請閱讀、理解以下評審視角,明確參評作品的設計是什麼?並在Entry Site的指定位置登記評審委員所需的資料。
評審視角:五個軸心
以參評作品設計的背景、過程、目的和達成的成果等各種視角的多樣觀點作為基本。
1.是否聚焦到本質課題?
關注的課題需要解決的部分是什麼?
解決後的未來是怎樣的?
這裡設計所發揮的作用是什麼?
2.內容和機制是否具有必然性?
是否有面對該課題的理由?
是否存在必須採用該設計的必然性?
3.表現和成果(產出)是否合理、清晰、美觀?
4.是否有積累的實際成績,是否有望持續下去?
是否符合當地和社會所需要?
是否有望持續下去?
5.是否具有說服力讓整個社會相信其為好設計?
評審視角:對每段「期間」的關注點
① 新開始的措施、活動(實施數月到2年)
② 持續進行的措施、活動(實施3到5年)
③ 已長期持續的措施、活動(實施5年以上)
① 新開始的措施、活動(實施數月到2年)
請說明該作品致力於解決怎樣的課題?為此創建怎樣的機制?採用怎樣的手法?相關人員開始產生怎樣的變化?以及今後的可能性。就算是一次性的措施、活動,也請說明實施後會持續產生怎樣的效果。
② 持續進行的措施、活動(實施3到5年)
請說明該作品在課題解決時具體實施的活動產生何種程度的積極效果?創建怎樣的機制?該作品對課題解決帶來哪些實際的貢獻?是否影響有關人員的行動改變?在定量、定性層面分別產生怎樣的效果?
③ 已長期持續的措施、活動(實施5年以上)
請說明至今為止進行怎樣的活動?為確保今後該作品持續運作的機制是如何實踐?對今後有怎樣的展望?
指定資料的登記
請在Entry Site的指定位置登記相關內容。
設計誕生的理由、背景(The reason/background the design was invented)
請追加登記以下問題的回答:
該作品中,設計的意義是什麼?相關設計師的作用是什麼?
※這裡的設計師是指和參評作品的設計相關的人員。
實現設計的經過和成果(Process and achievement of design realization)
請追加登記以下問題的回答:
該作品在哪方面實現向當地、地方周邊擴散傳播和價值創造?補充資料(Free field)
請追加登記以下問題的回答:
①參評作品的整體年數。
實施前的準備期為○○年,目前已實施○○年。今年報名「構想、活動」類別的理由。
②(在特定區域實施的情況下)請說明在該地區以外的具體發展計劃;如果沒有;請說明該作品可以回饋大眾的普遍價值。
其他注意事項:
1-4 圖像/詳細資料/數據(Images/Detail material/Data)>評審用影片(Video for screening)
如果上傳影片,請控制在5分鐘以內。建議時長1分鐘左右。